烏克蘭絕色女兵穿高跟鞋閱兵 被澤連斯基動員大踏步去鬼門關

烏克蘭美女一直因為絕色容顏舉世聞名,但不得不說,她們投胎到烏克蘭也許是一種不幸。最近,烏克蘭開始了第十輪動員,其中百分之二十是女兵。

這些女兵將會被派往俄烏戰爭的最前線,等於是去了鬼門關。因為前幾天戰場上剛傳回的統計數字是烏克蘭士兵在最前線的戰死率已經達到了70%,也就是說上了戰場有七成死亡幾率。

女兵們生的是傾國傾城,閉月羞花,又大多是在人生最好的年華,卻在澤連斯基的動員之前去集體赴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讓我們一起來瞭解詳細情況。

烏克蘭女兵穿高跟鞋閱兵

從烏克蘭流出的照片來看,烏克蘭女兵在與俄羅斯開戰之前,穿著高跟鞋閱兵,黑色的高跟鞋再配上身姿婀娜的她們,使得女兵們看上去不像是戰鬥人員,更像是要去參加派對。

女兵們的表情有大多比較輕鬆,還有不少人面帶笑意。可見,她們對於戰爭的殘酷性認識相當不夠。有的人甚至還會對於戰爭存在不切實際的浪漫幻想。

事實上,她們如果穿著高跟鞋上戰場的話,估計活不過一天,一旦炮彈襲來,她們連躲避的機會都沒有,就算是使勁跑,也會因為鞋跟太高而跑不快,或者崴腳摔倒吧!

穿著高跟鞋閱兵,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絕大多數烏克蘭女兵的真實情況,那就是單兵素質不值一提,對於戰場一無所知。

她們就是懵懵懂懂地被澤連斯基給動員上了戰場的。澤連斯基曾經說過“絕對不會動員女兵去戰場”,但是他很快就食言了。戰場上男兵的不斷陣亡,讓烏克蘭不得不打起了“女兵”的主意。

對於女兵動員問題,烏克蘭是說一套做一套,他們做出了令人髮指的女兵動員令。他終究還是動員這些美麗的烏克蘭女兵去奔赴鬼門關。

烏克蘭動員數十萬女兵

根據最新消息,烏克蘭在第十輪動員令之後,動員了數十萬女兵,全國60歲以下的女性都要進行兵役登記。

烏克蘭動員女兵就連孕婦都不放過。但是目前還算“仁慈”的是孕婦和帶著3歲以下孩子的女兵可以免於訓練。

但是一旦到了“最後時刻”,需要這些包括孕婦在內的女兵全部上戰場的時候她們就得當炮灰。

人們在一些美國大片里,可以看到海豹突擊隊隊員在阿富汗巷戰當中擊斃戴著黑色面紗的女恐怖分子“黑寡婦”的橋段。烏克蘭很顯然是要把女兵當成“黑寡婦”使。

而烏克蘭軍方所謂的“最後時刻”,也就是這些模擬俄軍殺入烏克蘭一些城市和鄉村之後的“巷戰時刻”,屆時所有進行過兵役登記的烏克蘭美女將被迫拿起武器,去與敵人作戰。

也就是說烏克蘭軍方“設計”過這樣的戰爭場景,一旦大量俄軍士兵殺進了基輔,那麼大批女兵就會拿起槍,跟他們拼個魚死網破。即便是大肚子的孕婦,也會端起AK47掃射。然後再打死敵人或者被敵人打死。

不能不說烏克蘭軍方的女兵動員計劃有點“癲狂”,酷似當年日本在瀕臨戰敗之前所設計的阻止美軍登陸的“玉碎計劃”。

烏克蘭動員女兵的思路和方式是讓來自36個行業的女兵全部進行兵役登記,以確保隨時可以把她們轉化為能夠上戰場的“人才”,其實以烏克蘭目前在戰場上的打法來看,到了前線,還哪管你是不是人才。

絕大多數女兵都成了炮灰。

也正因一再動員女兵參戰,烏克蘭也已成為了全世界女兵最多的國家之一,現役女兵的人數能夠占到總人數的17%,按照這個比例來計算,經過十輪動員的烏克蘭士兵總人數達到幾十萬,那麼,女兵人數那也是相當可觀。

烏克蘭女兵相當狂熱

二戰時期,德國元首希特勒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經常對於民眾發表熱情洋溢的演講,結果講臺下的民眾崇拜之情無以復加,甚至甘願為希特勒去死。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在幾十年後上演著同樣的戲碼。

所不同的是澤連斯基的背後,還有一個美國,還有一個北約。美國說要讓烏克蘭戰至最後一人,澤連斯基就大力動員女兵參戰。

令人驚訝的是相對男兵而言,一些烏克蘭女兵對於戰爭表現得竟然異常狂熱。有烏克蘭女兵在公開亮相的時候,甚至在迷彩服上放置了黑太陽的標誌,那是納粹的標誌。

而更令人吃驚的是相對於男兵還有逃兵,還有怨言,甚至還有嘩變而言,女兵在很多時候表現得更為“堅韌”和“忠誠”。

現在還沒有聽到過關於烏克蘭女兵開小差和叛變的新聞。這不能不讓人感慨,戰爭也在改變女人,這些原本還是媽媽,是女友,是鄰家小妹的女人一旦上了戰場,會成為比男人更加冷酷無情的戰爭機器和殺戮戰士。

在烏克蘭傳出的電視報道當中,人們甚至還看到一個滿頭白髮的79歲烏克蘭老奶奶端槍在練習射擊,這樣的圖片乍一看讓人覺得老太太挺愛國,卻細思極恐。

79歲的老奶奶不在養老院里或者烏克蘭郊外的小屋裡頤養天年,而是端槍要上陣殺敵,這隻能說明烏克蘭的國民陷入了某種癲狂。

烏克蘭女兵在戰場上過的怎麼樣

剛剛被動員的女兵,還沒有真正上戰場,她們有的在訓練場訓練軍事技能,有的對於自己的戰地生活充滿憧憬和嚮往,有的“潛伏”起來,準備在最後巷戰的時候當炮灰。

而那些女兵中的老兵已經上了戰場,才赫然發覺戰場上和她們想象的一點都不一樣。

烏克蘭的說法是女兵上戰場主要是“打輔助”,進行醫療、救護、補給等相關“打下手”的工作。

而事實上,到了戰場,烏克蘭女兵才發現,事情根本就不是她們想象的那樣。首先,她們在戰場上並不會受到任何的優待,也享受不到任何特殊待遇。

來自烏克蘭前線的報道說,烏克蘭女兵甚至只能與男兵混住在一起,在戰場的第一線並沒有專門給女兵提供的營地和宿舍。這乍一聽很不科學,但在戰場上只要存在就是合理。

當烏克蘭女兵和男兵一起在戰壕里一邊躲避俄羅斯的炮火,一邊瑟瑟發抖的時候,她是無法要求給自己提供一個足夠溫暖安全的單間的。

烏克蘭軍方對此的解釋是在前線的營地原本都是給男兵住的,本就沒有專門的女兵營地,而烏克蘭的女兵偏偏又人數眾多。所以,女兵也只能夠跟男兵混住了。

這麼操作之後,烏克蘭軍隊里目前還沒有傳出普通男女士兵的醜聞,也算是很不容易。由此,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烏克蘭女兵如果能夠全身退役的話,很難嫁人了。

因為,一般男人還真不敢娶她們。

真實戰場的殘酷性,不是她們當初穿著高跟鞋閱兵的時候所能夠想象的。

戰鬥的時候,俄羅斯士兵不會管對面是男兵還是女兵,在他們的眼裡只有敵人。敵人是要被無差別消滅的。於是在每一次大戰之後,在屍橫遍野的戰壕前,總是可以看到烏克蘭女兵的屍體。

那些烏克蘭嬌美的藍黃花,自己的生命還沒有綻放,就在戰場上稀里糊塗地陣亡。

她們在上戰場之前,可能想過要去當戰地醫生,要去救護烏克蘭傷兵,甚至在戰場上留下一段愛情傳奇,留下一段難忘的記憶。

但在上了戰場之後,她們才發現,在很多時候,能活下來是她們唯一的渴望。

在戰場上的很多時候,並沒有相貌英俊的傷兵,只有被燒焦的屍體;沒有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只有一大堆殘肢斷臂;沒有巾幗英雄寫傳奇,只有山呼海嘯的火力覆蓋。

幾個月前,俄羅斯和烏克蘭曾經交換過一次俘虜,其中烏克蘭被放歸的女俘虜的表情十分詭異:她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在笑。

當時還有一些網友詫異,她們在笑什麼,現在看很明顯,她們是在笑自己還活著。其實對於烏克蘭女兵來說,能夠全身不缺少零件地被俘虜,再被放回烏克蘭,對她們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一個精神科醫生在看過烏克蘭被釋放的女戰俘的笑容之後說,她們的笑是很明顯的戰場創傷應激後遺症反應。

她們雖然在笑,但是都笑得很苦,嘴角似翹非翹,眼神也大多獃滯空洞,仿佛有很多故事和感受,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用一首中國流行歌曲的歌詞來形容,那就是“失魂落魄著了魔”,絕大多數真正上過戰場的女兵,永遠都不再想重回戰場。

雖然戰鬥技能還無法與男兵比肩,但是這些女兵的拍照技術還是遠遠超過那些男兵的。這些女兵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愛拍照,出發上戰場之前喜歡拍一張,訓練場上英姿颯爽再拍一張,戰場上忙於作戰但也要拍一張。

沒準哪張照片,就成為了遺照。相對於男兵而言,這些女兵會更加感性,她們是愛美的,並且希望自己的美麗長留人間。但在真實的俄烏戰爭當中,她們很多人戰死,生前拍攝的美麗照片也會在戰火中化為灰燼。

俄羅斯人眼裡的烏克蘭女劊子手

在很多烏克蘭女兵在戰場上悄無聲息地殞命的同時,也有個別烏克蘭女兵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也就是用仇恨和扭曲來代替心理的恐懼。烏克蘭特種部隊的初級中士安德里亞娜在作戰的時候踩著了一枚地雷。

於是,她整個人就像是被颶風撕裂的帆布一樣被炸得四分五裂,胳膊腿都被炸飛了。死得不可謂不慘烈。

消息傳回到烏克蘭,有人為她表示同情,有人為她感到嘆息。

但俄羅斯人卻有不同的說法:俄羅斯人為炸死這個“烏克蘭女劊子手”而拍手稱快。

原來這個安德里亞娜在烏克蘭軍隊也是一個“名人”,不過是臭名昭著的名聲,她以專門喜歡用酷刑折磨俄羅斯戰俘而著稱,更加聳人聽聞的是她還會把那些親手摺磨俄羅斯戰俘的視頻發到互聯網上。

即便是二戰期間,在集中營大量殺害猶太人的德國女看守,也不敢太過聲張自己的暴行。但是這位安德里亞娜卻選擇了將虐俘暴行自我曝光,不能不說這也是一種戰場應激和人性扭曲。

這個虐待狂和其他烏克蘭普通女兵一樣,也喜歡自拍,從安德里亞娜留下的照片來看,她在鏡頭前喜歡微笑。那微笑很有欺騙性,如果不是她穿著戎裝,你可能會把她當成某個鄉村酒吧的女招待或者某個烏克蘭農場的擠奶工。

但其實,她的內心已經變異扭曲到了極點,戰爭對於她來說就像是上癮的罌粟,根本就戒除不了。

安德里亞娜的虐待狂是從2014年加入艾達爾營時形成的,在這裡她被洗腦要“殺死俄羅斯人”,消滅“不潔”的烏克蘭人。據說在艾達爾營里有許多心理變態的虐待狂。跟著這幫人在一起,安德里亞娜也終於成為一個女劊子手。

俄軍在攻陷烏軍一個營地的時候,曾經發現過“酷刑室”,酷刑室內的俄羅斯戰俘手腳都已經被打斷,喉嚨被割斷,內臟也被掏出,那場面十分慘烈且令人作嘔。

而俄方指證像安德里亞娜這樣的烏克蘭女性也參與了對於俄羅斯戰俘的酷刑,甚至其本人就是“操刀人”,這不能不令人毛骨悚然。就連最嚇人的恐怖片都不敢這麼演。

戰爭真是太可怕了,它把一個面帶微笑的烏克蘭婦女變異成什麼樣子了?

被戰爭腐蝕心靈,性情大變的烏克蘭女兵安德里亞娜不會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

不久前,烏克蘭發佈了一段視頻,兩個女兵駕駛著一輛小拖車,在車上放平了高射炮進行平射,一陣哐哐哐的炮聲過後,打沒打中目標不知道,反正看了這段視頻的很多網友認為這烏克蘭女兵是快發瘋了。

那從高射炮炮管中平射而出的炮彈,射出的不是威懾,更多的是恐懼和宣泄。

烏克蘭女狙擊英雄的傳說

烏克蘭國防部公佈的數字說,目前在俄烏前線的烏克蘭女兵有5萬人。西方媒體和俄羅斯媒體罕見達成共識:這個數字是說少了。真正在俄烏前線作戰的烏克蘭女兵只會比這個數字更多。

由於基數夠大,在這數萬女兵當中也有傳說中的“精英女兵”,甚至是“傳奇女英雄”。

但是這裡有一個很難破解的規律就是,這些女英雄在成名之後,絕大多數戰死。

真實戰場不像是游戲,軍事游戲中的女英雄譚雅拿著雙槍啪啪啪一頓掃射,深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但是在游戲當中,女英雄也難逃死路一條。

在烏克蘭女兵當中,除了戰地醫護,還有女飛行員、女坦克手、女炮手等等女性士兵之外,還有女狙擊手。最令俄羅斯士兵頭疼的也就是女狙擊手。

俄軍當中流傳很廣的有兩個關於烏克蘭女狙擊手的真實故事,其中一個女狙擊手在戰場當中負傷,然後,通過無線電呼叫身後的烏克蘭士兵救援。這種呼救被對面的俄軍也監聽到了。

但是烏克蘭軍隊對於這位堅守戰鬥位置的女狙擊英雄的求救並沒有理會,而是選擇了用迫擊炮火力覆蓋,隨後,這個女狙擊手就被自己人的炮火給炸成了渣子。

還有另一個真實故事,是有俄羅斯士兵在社交媒體上公佈了一個烏克蘭女狙擊手的屍體。視頻當中這具屍體被裝進了裹屍袋。按說在兩軍交戰當中,擊斃一個敵人也是常事。俄羅斯士兵為何偏偏要把這具女屍給公佈呢?

原來這個女狙擊手單人單槍打死了7名俄羅斯士兵,成功地將一整隊的俄軍給牽制了好幾個小時,後來是在200多名俄羅斯士兵的圍攻之下,才將此女狙擊手給擊斃。

不得不說,這個女狙擊手是個狠人。有西方媒體說她就是烏克蘭“最致命女狙擊手”奧萊娜,但是不是她並沒有得到烏克蘭軍方的確認。奧萊娜曾經加入過臭名昭著的“亞述營”,以曾經開槍射殺親俄平民而出名。

在烏克蘭女兵的陣亡細節和陣亡名單上,烏克蘭軍方和俄羅斯軍方罕見地達成了某種默契,全都對此守口如瓶。

烏克蘭軍方不透漏女兵陣亡細節好理解,是怕被打擊士氣,影響新動員的女兵入伍。

相比之下,俄羅斯軍方對於打死烏克蘭女兵的沉默則更加耐人尋味。他們不公佈太多烏克蘭女兵戰死細節,是不想給西方國家留下自己殘暴的“把柄”。

所以,關於烏克蘭女兵戰死的一些圖片視頻大多是俄羅斯士兵在戰場上直接發出的,這也就使得一些烏克蘭傳奇女英雄陣亡之後,無法確認身份。

這可真是:不知第聶河畔骨,曾是春閨夢裡人。

戰場上凋零的藍黃花

根據調查,烏克蘭女兵的平均學歷是大專,也就是說大多數僅僅是大專學歷,這學歷其實並不算高。這似乎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她們為什麼容易受到蠱惑,從而走向戰場。

但是對於有些在參戰前已經是社會精英的女兵來說,上戰場去作戰,是她們的一種選擇。

最後戰死也是她們的選擇。

烏克蘭最著名的女兵之一琳娜茨維拉,在走上俄烏戰場之前是一位作家,也是一名著名演員。她是屬於那種本來“有條件”出國去逃避戰亂的人,但是她毅然選擇了留下,選擇了拿起槍上戰場。

作家琳娜茨維拉棄筆從戎,這是太好不過的素材。烏克蘭軍方當然不能錯過,一度把她給捧成了烏克蘭的“國民女兒”。

琳娜茨維拉本來就是作家,在上戰場之前,她還不忘創作,寫下了很有烏克蘭風格的詩歌,不久之後,琳娜茨維拉就在基輔附近戰死,這首戰地詩也成為了她的遺作。

讓我們來讀讀她的絕筆詩:

我從軍營走出,

帶上一朵藍黃花,

再見吧,我要上前線!

也許一去不返回,

帶上一朵藍黃花,

藍藍的天那裡有自由;

黃燦燦的嚮日葵是國花!

再見吧,我聽見炮聲,

也許一去不再回,

帶上一朵藍黃花………

烏克蘭國防部公佈的最新消息顯示:烏克蘭在俄烏戰場上有5萬女兵,戰死人數是101人,是的,您沒看錯:烏克蘭說戰死101名女兵。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