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斯坦是什麼樣的國家

吉爾吉斯斯坦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吉爾吉斯斯坦北邊與哈薩克斯坦相接,西邊則為烏茲別克斯坦,西南為塔吉克斯坦,東邊緊鄰中國。比什凱克是吉爾吉斯斯坦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作為中亞古國,吉爾吉斯斯坦歷史達兩千年,經歷各種王朝與文化。因其被山巒環繞而相對孤立,吉爾吉斯斯坦文化得以較好傳承;又因地理位置,吉爾吉斯斯坦處於多個文化交匯點。儘管眾多部落族群在吉爾吉斯斯坦居住已久,但時有外來勢力入侵統治。

直至1991年從原蘇聯獨立後,吉爾吉斯斯坦成為一個擁有獨立主權的民族國家。吉爾吉斯斯坦至今仍時有民族衝突,邊界爭端。現為獨聯體、歐亞經濟聯盟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同時也是上海合作組織、伊斯蘭合作組織、突厥議會和突厥文化國際組織成員國。 吉爾吉斯斯坦人口570萬。主體民族為吉爾吉斯族(中國境內吉爾吉斯族稱柯爾克孜族),其餘為烏茲別克族和俄羅斯族等民族。吉爾吉斯語為國語,而在一世紀的俄羅斯化政策影響下俄語仍使用較廣而作為官方語言。64%人口為無宗派穆斯林。除突厥文化外,吉爾吉斯斯坦文化還容納和受到了蒙古、波斯和俄羅斯文化的影響。

一、由大宛國起源的歷史

據考古發掘證實,現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有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及青銅器時期的古跡。從遠古時就有人在這片土地上從事游牧、種植穀物、狩獵生活。公元前10世紀時,在中亞帕米爾西麓,費爾乾谷地中部和東部地區的塞種人建立了部落聯盟,史稱大宛國。在中國秦漢時期,大宛國居民已有30萬。

公元前1世紀時,匈奴冒頓單於將河西走廊的月氏部族驅趕到楚河、伊犁河流域。後來,烏孫人西遷又將月氏部族趕往阿姆河流域。烏孫人占領楚河、伊犁河流域後,建立了烏孫王國。也就是說現今吉爾吉斯地域,分別屬於烏孫王國和大宛國的勢力範圍。

公元前116年,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烏孫王國時特派副使到大宛國拜訪。使臣回朝後,向漢武帝稟報大宛國的貳師城有一種好馬,出汗殷紅如血,稱為“汗血馬”。該馬日行千里,是傳說中的“天馬”。在古代,武士擁有寶馬良駒,馳騁疆場是英勇無敵的象徵。於是,漢武帝為謀取“汗血馬”,便將西域納入中國版圖。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特派使臣出使大宛國,企盼換回“汗血馬”。可是大宛國的君臣看到漢使帶來的珍貴禮品時,卻產生了歹意。他們既不想獻出“汗血馬”,又想留下禮品。有的大臣建議:“汗血馬”是大宛國的國寶,不能輕易交換。大宛國距離漢王朝十分遙遠,即使與其斷絕往來也奈何不了我們。於是國王貪婪地留下了財寶,將使臣趕出了大宛國併在途中謀殺。漢武帝得到這一消息後勃然大怒,決心討伐不仁不義的大宛國。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旨令國舅李廣利為貳師將軍,率領數萬大軍西征大宛國。倉促出兵的李廣利邊西征邊籌集糧草,疲憊不堪的漢軍在途中便損兵折將,被大宛國和鬱成國的聯軍戰敗。漢武帝得知西征失敗,非常氣憤,派使臣傳令李廣利,有敢進玉門關回朝者斬。李廣利無奈,帶著殘兵敗將留在了敦煌。

第二年,有的大臣向漢武帝建議:讓李廣利的西征大軍攻打匈奴汗國。但漢武帝卻堅定地表示不征服大宛國,得不到“汗血馬”,其他西域小國將會藐視漢王朝。此時的漢武帝以“汗血馬”為藉口,決心征服大宛國控制西域,遏制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

公元前102年,漢武帝增派大軍6萬餘人,仍然由李廣利率領攻打大宛國。此次西征兵多將廣準備充分,漢王朝大軍所向披靡攻下貳師城,然後將貴山城包圍迫使大宛國投降。李廣利征服了大宛國後,便扶持貴族昧蔡為國王。由此,大宛國成為漢王朝的藩屬,太子不僅為漢王朝人質,還要每年向漢王朝進貢兩匹“汗血馬”。

李廣利征服了大宛國後,對西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西域各部族小國紛紛歸順西漢王朝,西漢王朝的勢力範圍已達巴爾喀什湖西北岸和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為了有效統治西域,漢武帝在西域設立都護府管轄並協調各藩屬國的事務。東漢時期的班超將西域管理得井然有序,成為中國曆朝歷代管理西域的典範。

晉王朝時期,大宛國一直向晉朝納貢並受到冊封。南北朝時,大宛國被中亞南部的貴霜王朝(今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後裔昭武九姓統治。

437年,大宛國被中國塞北崛起的噘噠部族西遷中亞時吞併。562年,噘噠部族被中國西北崛起的突厥人建立的西突厥汗國兼併,大宛國地域被西突厥汗國管轄。

此後,唐王朝在西域設安西都護府,併在大宛國(今吉爾吉斯斯坦)地域設都督府。五代十國時期,大宛國地域屬於噶邏祿汗國的領地。遼宋時期,大宛國地域歸西遼管轄。元王朝時期,大宛國地域屬於成吉思汗三子建立的窩闊臺汗國管轄。1309年,成吉思汗二子建立的察合台汗國將窩闊臺汗國兼併,後分裂為東察合台汗國和西察合台汗國。明王朝初期,帖木兒汗國取代西察合台汗國。1418年,東察合台汗國西遷亦力把里(今伊犁),大宛國地域歸亦力把里管轄。清王朝吞併了準噶爾汗國後,大宛國地域的部分吉爾吉斯人歸屬了清朝。

二、李白誕生地

在吉爾吉斯地域的歷史長河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唐朝著名詩人、號稱詩仙的李白,就出生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托克馬克城(古稱碎葉城),該城距首都比什凱克市僅70公里。817年,也就是唐憲宗元和12年,為李白死後豎的《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文》中寫道:“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九世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碎葉。”碑文告訴世人,李白的祖籍在唐朝隴右道(青海樂都),後搬遷到中亞的碎葉城。李白在臨終前,請他的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為《草堂集序》(李白詩文集的原名)作的序中,也有這樣的記述:“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九世孫。……中葉非罪,謫居條支(包括碎葉城)。……神龍之始,逃歸於蜀。”

在吉爾吉斯斯坦阿拉套山北麓,美麗富饒的楚河盆地上的碎葉城(托克馬克),在吉文里是鎚子的意思。在蘇聯時期,這裡是飛行員培訓和新機種試飛的基地,可見它是一個軍事重鎮。如今的碎葉城遺址,在20世紀90年代,出土了一塊寫著“唐安西都護府”字樣的石碑。在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豎立起一塊牌子,上面用英、俄文寫著“碎葉城遺址”。對中國人來說,這裡是詩仙李白誕生的地方,是古代中國通往西方繁榮的商貿驛站。同時,還說明瞭中國古代與中亞建立的“絲綢之路”源遠流長。中國對中亞乃至於在歐洲的影響力,絕不是曇花一現的某一個朝代,而是中華文明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延續。

三、吉爾吉斯人的遷徙

我國和吉爾吉斯斯坦史學家認為古代吉爾吉斯人最早生活在今蒙古國西北部。

公元前4世紀,吉爾吉斯人就組成了強大的游牧部落聯盟。公元1世紀,中國西漢時期,吉爾吉斯人為了擺脫匈奴汗國的統治,遷徙到貝加爾湖西北,葉尼塞河流域。經過500餘年的發展,6世紀時,吉爾吉斯人在葉尼塞河流域建立了汗國。後來唐王朝統一中國後,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稱吉爾吉斯人建立的汗國為“黠戛斯汗國”。黠戛斯汗國是向唐王朝納貢稱臣的藩屬,他們經常用牛、馬、羊及珍貴的動物皮毛與唐王朝換取絲綢、瓷器等手工業產品。

648年,黠戛斯首領俟利發到長安朝覲唐太宗李世民時,曾表示:“臣即一心歸國,願得國家官職,執笏而已。”唐太宗十分高興,決定在黠戛斯地域設立堅昆都督府,隸屬於安北都護府,封俟利發為左屯衛大將軍,兼任堅昆都督府。708年,唐朝在接待黠戛斯使臣的盛宴上,唐中宗向群臣講:黠戛斯人有一部分是漢朝李陵的後代,“爾國與我國同宗,非他藩比”。可見唐王朝與黠戛斯汗國的密切關係。

8世紀末,唐王朝開始衰落。鄂爾渾河流域的回紇汗國與黠戛斯汗國為爭奪領地互相爭戰,經過50餘年的戰爭,840年,回紇汗國發生內訌,最終被黠戛斯汗國吞併。回紇汗國各部四處逃散,其中有15個部落向西逃往天山,一部分黠戛斯人尾隨追趕進入唐朝的北庭、安西(今巴爾喀什湖西南,錫爾河、阿姆河中上游及帕米爾高原北部)地域。9世紀中葉,部分黠戛斯人從葉尼塞河流域遷移到天山東部和喀什噶爾地區。此後,葉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達到了鼎盛,稱霸於漠北草原。其勢力範圍東到貝加爾湖,西南至噶邏祿汗國(位於阿爾泰山以西),東南與唐王朝版圖相接,南至天山北麓,擁有百萬人口。此時的黠戛斯人,已進入封建社會。稱他們的最高首領為“阿熱”或“阿卓”。黠戛斯根據唐王朝的行政機構,設有宰相、都督、職使、長史、將軍等職位。汗國的法律制度嚴格,對臨陣脫逃、閑談國事及盜竊他人財務者必須處死。黠戛斯人以游牧業為主,其次是農業和狩獵。黠戛斯汗國等級分明,官吏與富豪可以擁有奴隸,時興買賣婚姻,階級分化,貧富差別懸殊。

10世紀初,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契丹部族開始在東北崛起建立了遼國,逐漸吞併蒙古高原,取代黠戛斯人成為霸主。931年,黠戛斯汗國成為遼國的附屬,契丹人稱黠戛斯人為“轄戛斯”,將其降格為“轄戛斯國王府”,進行嚴格的管理。

13世紀初,蒙古帝國崛起時,成吉思汗派兵將黠戛斯汗國吞併。此後,蒙古人稱黠戛斯人為“乞兒吉斯”或“吉利吉斯”。

13世紀中葉,一部分吉爾吉斯人游牧於天山與杭愛山(蒙古國境內)之間。

15世紀40年代,蒙古瓦剌部將葉尼塞河流域的一部分吉爾吉斯人趕到天山。15世紀80年代,天山的吉爾吉斯人已形成了共同體。

16世紀初,印度莫卧兒帝國的締造者,蒙古後裔巴布爾派親表兄弟薩亦德率大軍4700餘人北徵,占領了喀什噶爾、和田、葉爾羌等地,並建立起葉爾羌汗國。此時,楚河上游、伊犁河上游、伊塞克湖等地域的吉爾吉斯人成為葉爾羌汗國的臣民。

17世紀末,沙俄的侵略勢力已擴張到葉尼塞河上游,吉爾吉斯人的發祥地。沙俄的侵占引起了吉爾吉斯人的強烈不滿,他們經常與沙俄侵略軍發生衝突。當時在準噶爾汗國統治下的吉爾吉斯人,不僅沒有得到準噶爾汗國的保護,反而還遭受到沙俄和準噶爾人的雙重欺壓。

1702年,準噶爾汗國的策妄阿拉布坦可汗,為了討好沙皇俄國,避免吉爾吉斯人與沙俄發生更大衝突。派出2000多人的部隊,強迫吉爾吉斯人從葉尼塞河上游全部遷到中亞伊塞克湖地域。

從此,吉爾吉斯人在其發祥地葉尼塞河上游的歷史結束了。此次大遷徙,使吉爾吉斯人在中亞大匯聚,由此吉爾吉斯民族共同體也強大起來。當時吉爾吉斯人的生活範圍,西至費爾乾納盆地的苦盞(列寧納巴德),東鄰喀什噶爾(喀什),北達楚河、塔拉斯河中游地區,南到帕米爾阿賴山地區。吉爾吉斯人的遷徙,並沒有擺脫準噶爾汗國的控制,有些部落仍然被準噶爾汗國管轄。但吉爾吉斯人與哈薩克人、烏茲別克人聯合在一起,經常抗擊準噶爾汗國的欺壓和侵略。

1757年,清王朝徹底平定了準噶爾汗國統一了西域。清王朝稱吉爾吉斯人為“布魯特”(高山居民的意思),稱天山北部的吉爾吉斯人為東布魯特人,天山南部的吉爾吉斯人為西布魯特人。準噶爾汗國被平定後,東布魯特諸部直接歸順清王朝。至此,巴爾喀什湖西南、楚河、塔拉斯河中上游,納林河上游、伊犁西南、喀什噶爾西北一帶的吉爾吉斯人,全部成為清王朝的臣民。清王朝按照二品至七品的官位,對吉爾吉斯人的大小頭目加以委任,吉爾吉斯人各部成為清王朝西北疆域與浩罕汗國的屏障。

18世紀初,烏茲別克人在費爾乾納盆地建立了浩罕汗國。浩罕汗國建立後,利用絲綢之路上的東西方貿易,不斷發展經濟,經過100餘年的發展,至19世紀初已擁有百萬人口,成為當時中亞地區的強大汗國。由此,浩罕汗國不斷對外擴張,開始侵占清王朝的藩屬吉爾吉斯諸部,其勢力範圍已擴張到伊塞湖和喀什噶爾地區,成為清王朝的敵對國。浩罕汗國對吉爾吉斯人殘酷的欺壓和盤剝,引起了吉爾吉斯人的強烈反抗,爆發了多次大規模的起義,將當時的胡達雅爾汗趕往沙俄。1876年,浩罕汗國在沙俄的侵略下覆亡。

四、沙俄統治下的吉爾吉斯

1894年,現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吉爾吉斯部落逐步被沙俄吞併,成為沙皇俄國的殖民地。此前,沙俄通過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紀》、1882年中俄《喀什噶爾界約》、1884年中俄《續勘喀什噶爾界約》,割占了中國巴爾喀什湖西南,伊塞克湖以西,楚河、塔拉斯河中上游以東,伊塞克湖以南納林河流域,及帕米爾高原的阿賴、什庫珠克等地區的大片領土。如今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的邊界,就是經過上述不平等條約劃定的。

吉爾吉斯人在沙俄殘酷的統治下,聯合烏茲別克、塔吉克、哈薩克等部族不斷地發動武裝起義,但都被沙俄鎮壓了。起義軍除了被處死外,其中500餘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被流放的人中有一半是吉爾吉斯人。

吉爾吉斯斯坦的居民在沙俄入侵前,原居民以吉爾吉斯人、烏茲別克人、哈薩克人和塔吉克人為主。19世紀60年代以後,沙俄在吞併中亞的同時,俄羅斯大批的商人紛沓而至,同時沙俄還有計劃地向中亞移民。1916年至1920年的四年時間,有250萬俄羅斯農民遷徙到中亞。

十月革命後,蘇聯為消除民族矛盾,向中亞偏遠落後地區派去了大批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蘇聯衛國戰爭時期,蘇聯西部淪陷區的大批俄羅斯人隨同大型企業遷往中亞,吉爾吉斯接納了15萬俄羅斯人。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蘇聯不斷向吉爾吉斯移民,使俄羅斯人在吉爾吉斯占有25.9%。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沙皇為了征兵參加戰爭,引發了中亞各民族的起義,起義受到沙俄的鎮壓。僅七河省的普爾熱瓦爾斯克縣和比什凱克縣,被殺害和逃亡的人就達10萬之多。

吉爾吉斯成為沙皇俄國的殖民地後,其命運隨著俄國的政治變化而變化。1917年十月革命後,吉爾吉斯境內也宣佈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1924年,俄羅斯聯邦對中亞地區實行民族地區劃界,吉爾吉斯被劃成俄羅斯聯邦的一個自治州。

1926年2月1日,卡拉-吉爾吉斯自治州被更名為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1936年12月,吉爾吉斯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20世紀30年代,在蘇聯肅反運動中,有4萬多的吉爾吉斯人被殺害。蘇聯衛國戰爭時期,36萬吉爾吉斯人奔赴前線,8萬多人死於戰場。

五、平衡外交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前,吉爾吉斯總統阿卡耶夫正在美國訪問。在與美國總統布什會晤時表示“要堅定地執行民主模式的方針”,希望能夠得到美國的支持。蘇聯解體後,美國立即承認吉爾吉斯斯坦獨立。此後,阿卡耶夫總統在美國駐吉大使館開館儀式上宣佈吉爾吉斯與美國的價值觀相同,要在吉爾吉斯實行美國式的自由民主政治和私有經濟。此時吉爾吉斯因受經濟因素的困擾,希望得到美國經濟上的幫助,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美國為了削弱排擠俄羅斯在中亞的勢力影響,企圖把吉爾吉斯完全拉向西方世界,北約也乘機試圖打開俄羅斯戰略後院的通道。

在此後的五年間,美國向吉爾吉斯無償地提供了1500萬美元、50噸小麥、5000噸食用油的援助,並提供了3.06億美元的貸款。在美國的支助下,吉爾吉斯加入了國際互聯網,同時不斷地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與北約建立了和平伙伴關係。2000年美國向吉爾吉斯提供了30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9·11”事件後,吉爾吉斯將比什凱克瑪納斯機場租給美國,美國2000餘名反恐軍人順利地進駐了瑪納斯機場。2002年美國向吉爾吉斯投資2010萬美元,美國在吉爾吉斯投資的合資企業達335家。

因地緣政治因素的制約,吉爾吉斯在強化與美國外交的同時與俄羅斯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阿卡耶夫總統曾強調“俄羅斯對於吉爾吉斯斯坦人民來說永遠都是最有吸引力的。我們從來都不認為俄羅斯是殖民者。來自莫斯科的援助革新了共和國,使其達到了現代水平。”1992年6月,吉爾吉斯和俄羅斯簽署了《友好合作和互助條約》,此後兩國在能源生產傳輸和分配方面實行了統一的政策。與此同時吉爾吉斯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建立起歐亞經濟共同體。為了抗衡美國,2002年俄羅斯向吉爾吉斯投資1710萬美元,俄羅斯獲取吉爾吉斯坎特空軍基地15年的無償使用權。

蘇聯解體的同年12月27日,中國承認吉爾吉斯獨立,翌年1月5日兩國建交,此後兩國高層互訪不斷。吉爾吉斯總統阿卡耶夫在2004年新年獻詞中表示,吉爾吉斯要與世界大國保持良好的關係,尤其要與中、美、俄三國搞好外交關係。因中國與吉爾吉斯是鄰邦,因地緣政治的有利條件中吉兩國經貿往來超過了俄美。

早在1987年至1991年中蘇邊界談判時,便奠定了蘇聯解體後中國與吉爾吉斯解決邊界糾紛的基礎。1992年5月,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發表了友好合作的聯合公報,兩國一致同意蘇聯時期確定的邊界談判原則。同年9月,吉爾吉斯參加了俄羅斯、哈薩克、塔吉克組成的聯合邊界談判代表團與中國交涉邊界事宜。1996年4月26日,中、俄、哈、吉、塔五國元首經過多方談判磋商基本達成了共識,併在上海峰會上簽署了《關於在邊境地區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同年7月4日,雙方簽署了《中吉國界協定》。該協定除了一塊爭議地段外,其他劃定的邊界由聯合委員會實施勘界立標。1999年8月26日,中吉又簽署了《中吉國界補充協定》,並與哈薩克斯坦簽訂了《中、吉、哈三國國界交界點協定》。由此,確定了中吉兩國全部邊界。

下一篇文章《塔吉克斯坦是什麼樣的國家》

Leave a Reply